記者林宜慧/台北報導
國內一項有關民眾閱聽習慣的最新調查顯示,台灣18歲以上民眾,除了學業、工作以外,平均每天花近3個小時在盯電腦、平板或手機,其中青年人每天高達5.32小時,是老年人的10倍,而青年人用3C產品獲取資訊的比率,也比老年人高出16倍。
調查顯示,年輕人用3C產品獲取資訊的比率,也比老年人高出16倍。(好房資料中心)
這是由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委託醒吾科技大學民調中心,於今年3月針對全台縣市1084位一般民眾做的電訪調查。調查顯示,除了工作、學業外,為了休閒娛樂或取得資訊而使用媒體的時間,其中3C產品居冠,民眾平均花2.66小時,電視2.09小時次之,報紙約半小時,書籍更是寥寥約20分鐘。
以年齡觀察,青年族群每天花高達5.32小時盯3C,遠遠超過中年2.16小時,老年0.51小時;反觀,各年齡層在電視、廣播、報紙及書籍使用時間差異不大。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教授蘇建州表示,媒體使用行為在世代間有明顯差異,青年人搜尋資訊的管道,已從早期透過一兩份報紙,轉為在網路主動搜尋,現在社群網路發達,更轉為在自己固定的社群網絡中被動接收資訊。
草根影響力基金會調查研究中心召集人陳松柏指出,之前政府宣導服貿協定辦了多場說明會,但宣達對象僅針對產業界,民眾根本不了解,而年輕世代運用網路結合社群APP,短時間就可串聯數萬人,政府應了解民眾閱聽習慣,宣導才能「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