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邱瑞杰/綜合報導
台灣建築早年用磚砌牆,後來外牆黏貼磁磚,都是採行濕式工法。對比國外建物施作帷幕、使用塗料,一旦磁磚施工不當,或是常年受氣候影響品質,可能衍生「磁磚雨」傷人事件,如何預防、修復成為話題。
基隆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亷貴晶表示,國外建築多採外掛或貼掛的乾式工法,高樓房以鋼骨和帷幕為主,帷幕建材有玻璃、石材和各種金屬材料。低矮樓建築物外牆大多使用塗料,塗料和油漆不一樣,外牆塗料可以做出大理石質感,或是分割配色,展現獨特面貌。
台灣建築業早年多使用濕式工法,早年多採砌磚興造房屋,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後,日本明治維新西化,建築風格開始改變,部分建築師也來台找「實驗場」,設計興建洋樓。
亷貴晶說,台灣建築物外牆大面積貼磁磚,應是從日本治理台灣時期引進,延續到現在。建築外牆貼磁磚蔚為新風潮,除了當年走在時代尖端,時尚受歡迎,台灣陶業興盛,建窯大量生產磁磚,建材不虞匱乏也是主要原因。
亷貴晶強調,注重磁磚、黏著劑的品質,工法紮實,並選在合適的季節施作,磁磚其實是相對耐久的建材,好的貼磚建案費用不比塗料低。
油漆是最便宜工法,一般平民蓋房子,外牆做好防水層後,直接泥作粉光後就可以塗漆。有些住戶預算多一點,房屋正面會貼磁磚美外,但側邊不牆還是只塗油漆。
亷貴晶說,就維護而言,油漆僅薄薄一層,每年要塗刷。塗料要好幾道工序,有厚度,塗料有等級差別,但面漆其實也需要固定保養。反觀磁磚在這方向,的確比較耐久,只是品質不佳,會有脫落傷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