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蔭大道增16條 加強設計亮點

2013/01/18 12:02

記者吳曼寧/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計畫在103年前,打造35條林蔭大道,市府專案小組昨天開會,決定今、明兩年再施作16條。但府外委員直言,若未結合設計美學,施作前後景觀差異不大,愛國西路就是一例。

愛國西路安全島種植樟樹。(圖/擷取自台北市工務局)

今年施作9條,含敦化南北路、民生東西路、忠孝東路、和平東西路、建國南北路、新生南北路、西藏路及捷運信義線、松山線復舊。

明年將打造7條,地點為基隆路、環河南北路、建國南北路、新生南北路、北安路501巷、和平西路三段(昆明街-梧州街)、新生南路三段(和平東路-台大大門)。

北市從100年起打造林蔭大道,現已完成26條,總經費約3500萬元。其中15條為精緻型和優化型林蔭大道,去蕪存菁、重新設計現有道路植栽;其餘11條為創造型,從無到有打造。

市府組成林蔭大道計畫府級專案小組,昨天舉辦第三次會議,市長郝龍斌主持。

專案小組委員、中華電信前董事長賀陳旦指出,林蔭大道作業不能太從工程面考量,要以「亮點計畫」看待,因地制宜。「設計一定要進來」,才能走進民眾的生活。

另一專案小組委員、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郭瓊瑩也直言,從城市設計角度來看,屬於精緻型的愛國西路林蔭大道,改造前後景觀無太大提升。

郭瓊瑩說,每條林蔭大道的路段,都應當成專案來處理。北市正在申請世界設計之都,市府應有新思維,讓設計師充分參與此案。

郝龍斌指示工務局讓景觀人才參與作業,他表示,民眾對林蔭大道期待很高,施作時不僅要考慮樹種,也要加強設計、園藝色彩和環保理念等,才能打造宜居城市。

根據府級林蔭大道選樹小組決議,林蔭大道種植的樹木,優先考量附近既有的樹種,樹穴以連續綠帶方式設計,並考慮淨化空汙等「功能性」、避免致過敏氣喘等「安全性」及維護難易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