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審議3場50組 千人審服貿
2014/04/06 10:13
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
「公民審服貿:街頭民主審議」活動自占領立院行動至今,已在青島東路陸續舉辦十場分組討論,論辯服貿開放後對各產業的影響。
反服貿學生昨天召 開「人民議會」,總指揮林飛帆(中)也與會(記者曾吉松/攝影)
昨天舉辦的「人民議會」,其實是把「街頭民主審議」搬進立法院議場舉辦,論辯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的重要立法精神。
「人民議會」各組討論分為主持人開場說明、專家導言、人民審議、結論分享四階段。由於小組成員大多互不相識,主持志工請小組成員在白紙上寫下名字、貼於胸前,自我介紹後才開始討論。
主持志工Vicky是家庭主婦,她陸續拋出許多問題,請成員們思考。例如「看過政院版、民間版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的人請舉手。」「請大家在紙條上寫下,兩岸協議監督機制中,你最關心哪些項目?為什麼?」「哪些條文是你想了解,卻看不懂的部分?」
參加Vicky組討論的成員共十八人,包括大學生、高中生、上班族等。高二的阿伶說,她在閱讀監督機制條文過程中,發現很多用字「很難讀懂」,建議政府溝通語言也要改變,應該更平民一點。
高三的丞翔說,他最在意服貿開放之後,媒體的言論自由是否會受到影響。有大學生則指出,服貿協議生效後,台灣人才也會向大陸流動,面對人才流失問題,政府是否已經做好準備?
也有人建議,民間版監督機制雖提及簽署協定前應納入利害關係團體、產業界意見,但不知產業界所指的是資方或勞方意見?「勞方意見應該也要納入考量才對」,希望勞方、資方,政府、民間都可以公開辯論,從點、線、面不同面向看待服貿協議。
Vicky說,為了邀集更多人參與討論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籌備小組為每位參加者準備一張明信片「暢所欲言」,可以隨意寫給「想要對話的人」,例如馬總統、行政院長江宜樺,或是爸媽,「郵資都由主辦單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