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由經濟開放策略 蕭萬長、管中閔、陳博志交鋒!
在25日的「為台灣經濟開路高峰會」上,擔任主持人的前副總統蕭萬長、以及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行政院政務委員在自由經濟「開放」議題上交鋒!陳博志認為,重點在政府沒有引導民間充沛的資金到新創產業上;蕭萬長則說,開放不是口號、目的,而是手段,是為了讓經濟體質、競爭力能提升;管中閔也強調自由經濟開放的重要性。
會中問答時間,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蘇主任提問,如何快速建立大家的信心,我國是否可先全面歸零思考,徹底開放,歸零思考後,再逐步把必要的管制措施強化,「保護不了一輩子,還不如徹底的開放」;是否能快速形形塑共識,對台灣永久的圖像,快速建立途徑?
另有中小企業主抱怨,談創新最需要中小企業,但政府資源不容易流入,因怕圖利他人,中間設立諸多繁瑣程序,阻礙創新事業發展;亦有人提出,國內創新事業遭課重稅,為何不學港星,難道只能眼睜睜看創新事業因缺乏資金而外移?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說,信心的問題,就是要去面對事實,台灣自己認為好像輸給韓國,但如果照IMF(國際貨幣組織)用購買力平價的GDP(國民所得)去計算,過去20年來一直領先20%,不管誰執政,隨經濟波動而上下,差距大都維持在那,看韓國好像很厲害,IMF這資料準的話,「我們蠻厲害的,大家不要失去信心」。
陳博志說,最近有人講,韓國最近簽了那麼多FTA(自由貿易協定),所以我們出口成長率就輸給他們,但真的講,這不是在韓國有FTA之後的事,而是因為過去的出口,在世界各地的市佔率,一直在超越我國,「更可能是我國的產業發展策略有問題,而不是簽不到FTA」,換句話說,「短期簽不到,不用太擔心」。
談到開放的問題,陳博志舉例說,韓國不開放電視黃金播放時段給他國戲劇播出,保護韓劇,而我國比韓國開放很多,但輸掉了;三星公司也得到很多政府的支持,不是因為自由開放而贏我們。
陳博志表示,台灣資金豐沛,發展新創事業有優勢,但我們賭性堅強、創新冒險,但卻沒有把資金引導到新創產業的方向,很多冒險的資金,投到泡沫經濟、六合彩那些對國家有傷害的部分,金融、不動產制度都要檢討,要投資對國家有前途的產業,而不是像某些企業在那玩股票而已。
陳博志強調,「大家、民間的努力很重要,而不是光靠什麼政府的萬靈丹!」
他再舉例,產業找不到人才,大學畢業生卻找不到工作,但教育制度20年來已針對這點在努力嗎?想得都是降低升學壓力,以為這樣事情就剪決了,那最簡單的就是抽籤,能解決問題嗎?陳博志認為,必須因材施教,讓每個人可以得到應有的教育,符合產業所需。
高峰會主持人蕭萬長接著說,開放不是口號、不是目的,開放是手段,是為了讓經濟體質、競爭力能提升,因為只有經過競爭,我們才會有更好的體質,所以他很難看出,一個海島型的經濟,假如沒有開放的心態,怎能成長?「所以我的看法跟陳博志董事長不完全相同,但目的都一樣,都希望台灣經濟要更好。」
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表示,在開放上,大家都喜歡拿台灣跟韓國比,大家也知道三星受到韓國政府的大力資源,但如果光靠政府資源就可以解決問題,那為何要去跟美國簽FTA,這裡面有幾個因素加在一起,讓韓國成為一個擁有強大經濟動力的地方。「如果我們還不選擇自由經濟開放,那我們還有什麼條件來面對競爭?」
陳博志在最後則澄清說,管中閔對他有些誤解,三星是在韓國政府支持下茁壯起來的,這句話並不是說我國就要跟著這樣支持,也非管中閔政委詮釋的那樣說,那我們就不要開放,我們不要以為,開放就讓韓國三星就變那麼大,這個要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