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新思維 2013大高雄治水論壇閉幕

2013/04/25 20:06

好房News記者逄緯喆/高雄報導

為期2天的「2013大高雄治水論壇」,於4月24日17時許在高雄市成功路漢來飯店9樓金龍廳由劉副市長世芳主持閉幕儀式後劃下句點,經由美國、比利時、印尼、泰國、中國及國內產官學界代表提供寶貴經驗分享與交流,高雄治水新思維滿載而歸。
 
 
市府水利局表示經參考各國代表之意見後正研提「大高雄百年韌性生態國際一級城市計畫」來解決大高雄土地超荷利用、淹水及缺水等問題,並分近、中、長程目標來推動:
 
一、近程目標:
 
(一)重新規劃國土利用、土地開發附帶滯洪配套措施及研擬相關周延法律。
 
(二)積極改善水質、提升雨污分離率、汙水用戶接管率及污水再利用等。
 
(三)訂定節能減碳策略,實行綠建設:如以生物、綠地、河川等指標作為標準,創造都市綠帶的串連,不僅提供視覺緩衝抑制城市擴張之機能,也提供了居民休閒遊憩的場所。
 
二、中程目標:
 
(一)教育國民愛護土地及友善利用環境,並納入國民基本教育:提升國民愛惜大自然的價值觀,多一點對環境的尊重,則是任何一個已經高度發展的國家社會應有的具體表現。
 
(二)強化市府與市民的溝通橋梁:成功的市政建設民眾參與為重要因素,在提升與市民溝通及生態環境保護之價值觀後,國民參與公共建設之意願自然提高,推展市政也可較為順利。
 
(三)政府單位橫向及縱向深度整合:除了結合國民的力量,也應檢討政府單位的資源整合,流域管理牽涉工業、商業、農林畜牧業、民生等,更應有橫向及縱向之整合單位出現,以達有效率、有執行力的全流域概念施行「綜合治水」。
 
(四)利用河川中大量淤積砂石,填海造地,發展大高雄國際名勝海灘景點:高屏溪、旗山溪、荖濃溪擁有豐富砂石資源,若用來造灘養地,不僅可解決河川淤積問題,也解決砂石過剩銷售不佳等問題,養灘成功後,為高雄帶來的觀光經濟效益將不可限量。
 
三、遠程目標:
 
人類退出洪氾區,恢復環境生態多樣性配合城市之百年新陳代謝,讓人類漸漸退出洪氾區,我們不再與河爭地、還給動植物生活空間,恢復環境多樣性,自然產生更多滯洪、綠帶、親水空間,營造出大高雄韌性生態環境,讓人類與大自然找到和諧生活平衡點。雖然在推動過程中,難免會有衝突出現,可預期將面對諸多挑戰,但相信透誠意與溝通,市府與市民必能攜手共同邁向「韌性生態國際一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