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學、就業、買保險遭歧視 學會籲終結糖尿病汙名化
2024/04/01 09:47
聯合報記者鄒尚謙/台北報導
糖尿病友在生活上會遇到許多汙名化的標籤。為中止終止糖尿病汙名,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舉辦台澳國際交流會議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副秘書長林冠怡表示,從就學到就業,糖尿病友時常得面對因病遭拒的窘境,就連保險理財都被評為高風險拒保,盼台灣社會也能接軌國際,透過實際行動,撕掉糖尿病汙名標籤。
糖尿病去汙名化的議題近年已逐漸受到國際間的重視。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指出,研究顯示平均約有5分之4的成年糖尿病友經歷過糖尿病汙名、病恥感,5分之1的人甚至曾因糖尿病遭受歧視,包括就醫、就學以及就業.甚至就業機會。
李洮俊說,汙名與歧視會對有糖尿病個人在情緒、精神和身體健康負面影響,包括管理糖尿病的能力,可能引發患者的自責與「病恥感」,導致不想跟朋友、同事透露病情,甚至不願意向醫療人員求助,當糖尿病被貼上負面標籤,糖友們在糖尿病管理一些行為包括胰島素注射、血糖監測、飲食限制、肥胖和低血糖發作等,都可能招來「異樣眼光」、「特殊待遇」。
第一型糖友陳宇衫分享,過去曾有糖友因為低血糖在捷運喝飲料,遭受糾正。第二型糖友、教授苑舉正表示,早先認為公開承認自己有糖尿病等於「人生就輸了」,直到他了解到糖尿病如此普遍,而且就他自己長年控制經驗顯示,糖尿病與旁人並無不同。
李洮俊分享,第一型糖友小華就讀國小時意外發現罹患糖尿病,雖然醫師說她不是病人,但是到了校園仍不免招來特殊待遇,「一開始老師擔心低血糖,要求坐在旁邊看大家上課就好。」進入職場後,若不讓週遭人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就得躲在廁所打胰島素,又要擔心昏迷時旁人不會處置;但若主動告知同事與主管,又擔心可能被貼標籤,而遭排擠。第一型糖友小儀也分享因其糖尿病而被限制申購基金,因此糖尿病汙名化在社會是普遍的現象卻常被大眾忽略。
林冠怡表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從小就與糖尿病共存,從就學期間開始就可能被歧視,像是老師擔心小朋友出事會有連帶責任,幼稚園就學遭到拒絕;長大到國小、國中,因為施打胰島素需要打針而被同儕嘲笑、排擠。
林冠怡說,長大後第二型糖尿病患也較多,企業因為顧慮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經營上的風險,因此不錄用糖尿病患者,不論第一型、第二型,從就學到就業,糖尿病患者都得面對社會上不友善的環境,甚至保險、理財時,風險評估都會因為糖尿病而被評為較高風險,進而被排除在保險之外。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王瑞霞則指出,糖尿病去汙名化需要透過社會整體各層面的努力,除透過專業團體集體努力致力於去除糖友在就醫、職場及教育的不公平對待外,也需糖友積極的為自身權益發聲。
李洮俊表示,為了促進健康平權,希望從疾病正確命名開始,逐步協助患者撕去疾病汙名與負面標籤,避免患者因為汙名、錯失治療黃金期。也希望社會大眾正確認識高血糖疾病與相關照護,一起響應終止糖尿病汙名運動,不讓台灣在這場國際活動缺席。澳洲糖尿病主席Sof Andrikopoulos也呼籲,此議題指出對糖友的照護不應因其狀況或就醫場所而遭受不公平的處理。
高雄醫學大學王瑞霞教授指出糖尿病去汙名化需要透過社會整體各層面的努力,除透過專業團體集體努力致力於去除糖友在就醫、職場及教育的不公平對待外,也需糖友積極的為自身權益發聲。
李洮俊指出,知名期刊「柳葉刀」近期發表來自18個國家、51個科學家,也完成「去除糖尿病汙名與歧視」國際共識聲明,因此台灣也應呼應此聲明做出相對應的行動,結束糖尿病汙名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