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四川家鄉的關懷 團團打起精神食慾大開

2022/11/03 05:50
中國時報記者游念育、周志豪、陳冠宇/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疑似罹患惡性腦瘤,2位來台探視的大陸專家吳虹林、魏明昨一早奔赴大貓熊館,團團彷彿看到故鄉親人,竟打起精神,站了起來,且食慾大開,令專家及園方暫鬆一口氣,將再持續觀察,討論醫療及照護細節。園方坦言目前仍以舒緩治療為主,若激盪出更好的方案才會更改方針。
 
大陸贈送給台灣的大貓熊「團團」、「圓圓」,是兩岸和平交流時期的重要象徵,2016年民進黨再次執政,兩岸關係惡化致官方交流中斷。這次團團生病,動物園去函農委會專案申請讓大陸專家來台探視,儘管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一度表示「大陸方面若有必要可以把團團拿回去」,在挨轟冷血甩鍋後,官方主管部門改口並火速專案核准。
 
民眾為「團團」加油打氣的紙條,貼滿大貓熊館內留言板。(范揚光攝)
 
團團、圓圓在2008年送至台北市立動物園時,郝龍斌是台北市長。他昨在臉書呼籲各界對團團,應多一份協助、尊重、關懷與禮貌。郝肯定大陸專家來台,應可讓團團獲更好的治療與照護。
 
團團生病後,病程發展快速,後肢無力,甚至只能側躺進食,休息時間也變多。魏明和吳虹林昨早蹲在鐵柵欄外,團團彷彿看到親人般主動靠近,開心地攀起柵欄站起來,彷彿跟親人打招呼,胃口大開,吃個不停,也乖乖配合醫療行為,專家暫時鬆了一口氣。大貓熊館長陳玉燕欣慰地說,團團很爭氣。
 
獸醫師主任賴燕雪說,專家初步探視後,目前還沒有進一步醫療策略,仍要後續幾天觀察;陳玉燕透露,專家發現團團比想像中樂觀。
 
外界關心萬一團團過世,遺體如何處理?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科技一日千里,動物往生後,多會依據研究或教學設定需求,保留骨骼或皮毛,也可能冷凍精子或卵子,許多極度瀕危動物碰不到交配對象,就可能做此用途,若團團不幸往生,會快速做出討論。
 
團團是園內唯一雄性個體,貓熊繁衍問題也受關注。曹先紹說,每年11月貓熊專家會開會討論,研究貓熊家族繁殖係數,「圓仔」也有機會配對,盼國際貓熊專家能注意到。其實圓仔早就到了交配年齡,但圓仔家族子孫最多,近親繁殖對圓仔不利,但若圓仔婚配對象出現,可讓雙方到特定地點相會交配或宅配冷凍精液,也能達陣成功。
 
兩岸大貓熊專家會診團團,為兩岸官方互動關係解凍帶來一絲曙光,是否意味未來在兩岸人員往來的門檻會進一步放寬?陸委會表示,兩岸如有緊急或人道考量等需求,政府相關機關會就個案情形評估處理;未來在疫情可控前提下,將持續依整體情勢綜合評估,逐步恢復兩岸人員往來,健康有序交流。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