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制法三讀 4縣市增山地原民議席
2024/07/17 09:12
中國時報記者游念育、徐佑昇、孫英哲/綜合報導
立法院16日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法重點包括增訂無山地鄉縣市的山地原住民議員保障名額,並調整縣市議員席次人口級距,從原本縣市80萬人以下,放寬改為扣除原住民人口在70萬人以下。施行後,預估下屆彰化縣、雲林縣、基隆市及新竹市將可各增加1席山地原住民議員,屏東縣席次問題也可解套。
屏東縣受人口外流影響,全縣已跌破80萬人,若依現行《地制法》規定,2026年九合一選舉基準日前人口仍低於80萬人,下屆議員席次恐從55席減為43席,此次《地制法》修法也下修門檻,三讀條文明定,縣市議員總額部分,區域議員名額在縣市人口扣除原住民人口後,將人口在80萬人以下者不得超過43人,下修為70萬人,降低人口減少對地方政治衝擊。
另外,內政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表示,現行法令只保障平地原住民縣市議員席次,山地原住民若設籍在原住民族山地鄉以外的地區,縣市議員選舉時只能投給一般選區的候選人,造成設籍山地鄉以外地區的山地原住民權益無法受到保障。
高金素梅指出,修法後打破山原和平原的格局,只要達一定門檻,就能共同選出原住民議員,縣市山地原住民人口達1500人以上,應保障1席山地原住民議員名額;她強調,新增議員席次採外加保障,不會影響既有原住民和一般議員的權益。
民進黨立委伍麗華表示,以彰化縣為例,3100人平原可以選出平地原住民議員,但3192人的山地原住民卻不能有山地原住民議員,違背憲法選舉普通原則,剝奪個人權利,她主張一般縣市應比照直轄縣市做法,區分出山原和平原的議員選舉,終於在大家努力下三讀通過。
基隆市平地原住民議員陳明建表示樂見其成,不過,他也擔心,基隆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人口比例差距大,新法恐有選制上「代表性不足」與「公平性」問題。基隆有9000多位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則有1600多位,根據新法,平地原住民本來只能選出1位,但山地原住民剛好過門檻也能有1席。
陳明建認為,新法可能導致有心人士控制少數原民選票就能當選的弊端,應謹慎防弊,建議未來在都市應該不分山地、平地,直接選出原民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