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 好房網雜誌 2017.Jan
評論數

小英祭出三箭 都市更新動得起來?

常常旅行,我總是忍不住讚嘆好多城市的獨特風情,但每每看到台北都市面貌,又不禁發出嘆息。唉,何時能看到美麗的台北市呢?

邱沁宜(本專欄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邱沁宜 異人觀點

前TVBS新聞主播及主持人,目前為壹電視主播。
著有《投資,越簡單越好賺》、《理財就像談戀愛》等書。

近期看到總統宣示,以增加容積獎勵等工具、降低稅賦、鼓勵金融機構參與等都更「三箭」,想要積極推動都市建設。都市更新會開始動起來嗎?我還是懷疑。

目前研擬的這些措施,多少可見前任政府政策的影子,還記得以前郝市長也曾說過都市更新一坪換一坪,但到現在,台北都市更新還是牛步化,證明容積獎勵絕非萬靈丹。其實這些政策也未必完全無效,但如果政府常發布利多政策,反而讓民眾期待過多,甚至想等待更好的條件。

想要真正達到都市更新,政府必須對症下藥,一併解決其他問題,我個人建議如下:

第一:胡蘿蔔與棍子並用,老舊房子的獎勵措施與懲罰一起做。我一直很納悶,車子有強制險,要定期檢驗,為何房子這種比車子更貴重的資產,同樣可能損害公眾利益,卻不用任何保險和檢驗?與其普遍性的給予優惠,倒不如強制老舊房子檢驗,有危險就強制拆除,同時給予在某一期限內對等的優惠,也許效果更大一些。

第二:建商與住戶利益均分,住戶利益講求公平。釘子戶的問題,大部分是因為利益喬不攏,住戶之間也爾虞我詐,深怕自己利益比別人談得少。政府或可擬定集體談判的制度,住戶集體委託專業人士與建商談判,談成結果後,所有住戶利益均分,不再有拿多拿少的問題,而建商利益過多時也適度回饋給住戶,住戶不再是拿了錢就拍拍屁股走人,而是轉成類似建案的特別股股東角色。

政府更該做的是將都市景觀做整體規畫,不讓建商隨意開發隨意蓋。像歐洲都市景觀大多相當協調,不僅外觀變更都須經過同意,更不會容許興建鐵皮屋。房子不只有私權,也具有公眾的目的,兩者融合才有可能達到利益的平衡,讓城市漂亮更新。